蓬莱“仙游”
知道蓬莱,最初是因为“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”的诗句。秋雨先生曾说:“文人的魔力,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,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。”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思吧,在这个炎热的季节,仍然选择踏上去蓬莱的路。
蓬莱阁坐落于丹崖山上(因此处山崖上的石头是红色的,故称“丹崖”),建于北宋嘉佑年间,建筑面积约 32000平方米,经过明清两代重建,显得更加宏伟壮观。
沿石阶而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蓬莱阁的正门,上书“人间蓬莱”四个大字,是苏轼的手迹。下面是一个牌坊,上有董必武先生的题字“丹崖仙境坊”。据导游讲,进入此牌坊,方可成仙,而蓬莱阁被称为“仙境”,即以此为界。
过仙境坊,我们算是开始了“仙游”。
至龙王宫,前殿内各塑龙王的左右护法,各持法宝,皆威风凛凛,气势逼人。正殿上书:“霖雨苍生”,内塑东海龙王敖广金身坐像,大殿正面,东海龙王端坐其中,两侧各有八位站将,东边为:巡海夜叉、千里眼、电母、雷公,西边是:赶鱼郎、顺风耳、风婆、雨神。据称,龙王走正门,虾兵蟹将们走侧门,故此,我们都从正门走过,且按男左女右一步跨过,寓意今后在事业上平步青云。后殿为龙王寝宫,上题:“福庇海邦”,殿内设高台神龛,内塑龙王及左右嫔妃金身坐像,东西两侧各塑4名侍女。龙王的手中有一个火种,传说龙王虽然可以兴风作浪,但最怕的是火,他拥有此火种,就成了四海龙王之首。
几乎所有的龙王宫供奉的都是东海龙王敖广,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:龙王的脸是黑的。导游解释说,人们祭拜龙王是为了求雨,当人们屡求不灵的时候,就会抬着龙王在太阳底下暴晒,而龙王被晒得受不了时才会下雨,时间久了龙王的脸就被晒成黑色的了。不仅暗想,传说中的故事无不凝聚着群众的智慧,这应当算是民间智慧的再加工吧。
龙宫旁边的偏殿是子孙殿,正中供奉的是专司人间子嗣的送子娘娘。送子娘娘的两边分别是眼光娘娘和疹子娘娘,她们两个主要是除病去灾,保佑孩子心明眼亮、身体健康。
天后宫位于仙境坊后正中,额曰:“显灵”。过正门,入庭院,除钟鼓楼外,另有双层戏楼一座,名“观上矣”。二楼有一个小小的戏台,据说与皇宫里慈禧的戏台一模一样,天后娘娘爱看戏,称“天下最好的戏”在此。前殿有两位侍卫分别是嘉佑和嘉应,相传他们原本是海上的两个妖怪,后来被天后娘娘收复,便心甘情愿帮天后娘娘守门。后殿是天后娘娘宫,名“福赐丹崖”,是她生活起居的地方。天后娘娘俗名林默娘,福建莆田人,在福建和台湾一带被称为“妈祖”,据说她刚刚被生下来的时候不会哭,因此父母便为她取了此名。她非常聪慧,五岁会诵经,十二岁对海事感应非常灵验,她在海边帮助渔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难,不幸的是,二十八岁那年她在海上遇难了。人们为了纪念她,就在海边建起了供奉她的庙宇。据说她有求必应,非常灵验,在蓬莱阁,这儿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。
庭院中有一颗树,有意思的是:有一块树皮明显是后来贴上去的,却与原树皮长在一起,严丝合缝。据说是张果老的毛驴啃吃了树皮,为表歉意,张果老用驴皮补上去的。
继续走,有一个过道,墙壁上有一个大大的“寿”字,相传是由我国五代老祖陈抟所书,它由三个字组成,分别是“富”、“弗”、“林”组成了一个“寿”字,寓意:要想富,要想长寿,就一定要多种树。
走出月亮门,是一个小小的空地,左边墙上有“碧海丹心”四个字,是冯玉祥将军所写。“九•一八”事变后,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占我国,蒋介石不但不抗日,还挑起内战,冯被蒋挟制,为此苦闷。国民党中另一爱国将领李烈钧邀冯玉祥到蓬莱游玩,共商抗日之计,李烈钧写下了一幅对联:攻错若石,同具丹心扶社稷;江山如画,全凭赤手挽乾坤。李烈钧请冯玉祥出横批,冯玉祥提笔写下了“碧海丹心”四个字。后人将这四个字刻在此,以示纪念。
右边有一台阶,拾阶而上,有一气势恢宏、壮丽华贵的殿宇,便是名传千古的蓬莱阁。蓬莱阁与黄鹤楼、岳阳楼、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,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阁楼高 15米,坐北面南,系双层木结构建筑,阁上四周环以明廊,可供游人登临远眺。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,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“蓬莱阁”三个苍劲大字。阁内文人墨宝、楹联石刻,不胜枚举。
在蓬莱阁,想要拍照留作纪念,便请同行者帮忙,无奈几次都不成功——每张照片,自己都被白色的光晕笼罩。同行者颇感奇异,我自己也纳闷不已。于是,我用同一相机为她拍照,而她的照片却没有异常。心想:莫不是自己有“仙缘”不成?(归来后想:应该是自己白色的上衣反光的缘故)
楼中八仙醉酒的蜡像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。从八仙殿出来,殿顶阁角,叠错成翠,高低错落,有韵有致。阁西侧有避风亭,又名海市。阁东侧是卧碑亭和苏公祠。祠为纪念苏轼而修,据说苏东坡在蓬莱虽只做了五天的知府,却做了其他官员一年都做不了的业绩,当时百姓生活贫苦,他就上书朝廷,允许百姓买卖盐,另外还置办了这里的海防,百姓非常爱戴他,因而有“五日登州府,千年苏公祠”之说。从而说明:只有为百姓做好事的官,才能流芳百世。祠内有石刻像一幅,诗文刻石满壁。苏轼诗,字迹飘逸,风格隽秀。祠东有宾日楼、普照楼和观澜亭,是观海和看日出的好地方。
下得山来,回首蓬莱阁,但见山海相连,山崖之上,云雾缭绕,楼亭殿阁掩映绿树丛中,确有神话中仙宫之意境。白居易在《长恨歌》中写道:“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”。斯言确矣! |